文化冬奥|匠心雕琢双奥情缘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冬奥特许商品成了展示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载体。其中,以瑞凤为原型,采用非遗玉雕技艺制作的冬奥玉徽宝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北京玉雕代表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冬奥特许商品成了展示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载体。其中,以瑞凤为原型,采用非遗玉雕技艺制作的冬奥玉徽宝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和印玺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铁成是冬奥青白玉徽宝的主要制作者之一,他此前还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的制作,用匠心续写“双奥”之缘。

如琢如磨 展“瑞凤”之姿

“因为奥运徽宝是龙的造型,所以这次我们想做一个凤的造型,一座城市两次奥运会,借用龙凤呈祥,是一个很好的寓意。”张铁成介绍,宫廷印玺都是龙玺,历史上几乎没有以凤为原型的印玺,因此光是设计稿就有上千张,“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凤的灵动性和印玺的厚重感巧妙结合起来。”在进行大量研究、绘制和遴选后,凤凰的平面形象确定——瑞凤口衔如意,流畅巧致,象征美好与智慧;凤翼镌刻勾云纹饰,细腻生动,寓意向上与进取;凤尾镌刻福水纹饰,奔腾舒卷,表现凤跃冰雪、激情奥运的情怀。徽宝底部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

如何将精妙的设计展示出来?冬奥玉徽宝的诞生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每一次琢磨都是制作的关键。玉石的特性比较脆,雕刻越精细越容易产生崩、裂,但为了让凤凰造型生动饱满,冬奥玉徽宝依然坚持在凤冠、凤头下方,以及凤凰口衔如意的3个位置做了镂空处理。

“最难点就在于这3处透雕,都是用和绣花针差不多大的雕刻钻头,一点点慢慢掏出来的,稍不注意就坏了,根本没法补救。”张铁成说,玉石雕刻没有模具,全凭师傅的一双手来掌握其中最细微的度,油笔在玉石上绘稿打底,琢磨大形,再施画稿,重新雕刻,如此反复数十次。“这么说吧,从毛料到我们最后做成的,大概是15比1!”正是对技艺严苛的追求,才有了冬奥玉徽宝端庄大气的惊艳之姿。

匠心传承 续“双奥”缘分

张铁成与奥运的缘分,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2006年3月,张铁成加入中央美术学院奥运奖牌创作团队,参与设计制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这枚奖牌,就是轰动一时的“金镶玉”奖牌。

“奖牌留给玉环的高度只有3毫米,在打磨到这个薄度时,玉材非常容易发生绺裂,任何瑕疵都会暴露无遗。”张铁成回忆,看着车间挂着的奥运开幕倒计时牌,他的内心也在逐渐加压,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加班到夜里是常事。金镶玉奖牌还要考虑到运动员日常佩戴,必须兼顾防摔的功能。张铁成在镶嵌玉环时,在奖牌与玉环之间加入了特殊的防摔层,最终经过上百次试验,将“完美无缺”的奥运奖牌呈现在世人眼前。

“北京奥运会奖牌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国际奥委会表达了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的由衷赞赏。张铁成清晰地记得,2008年8月9日上午,捷克女子射击选手卡·埃蒙斯摘得北京奥运首金,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她佩戴上首枚“金镶玉”奖牌。“看到奖牌戴到运动员身上的那一刻,我泪如雨下。这么多年的艰难跋涉,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玉代表着中国君子的仁德,这和奥运精神一脉相承。”张铁成说,通过奥运的舞台,能使中国玉文化走向世界,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原标题:文化冬奥|匠心雕琢双奥情缘)

来源:客户端 冬奥会刊 记者 陈雪柠

流程编辑:u028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zonghexinwen/2022/0127/2074.html



上一篇:甘肃省文旅厅组织参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
下一篇:文化旅游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