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化论坛》期刊栏[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方[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是多[01/26]
“古建美 中华魂”--中国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7月31日,“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渭南举办。 冯天丽摄 陕西网讯( 唐双燕 冯天丽) 7月31日,“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
7月31日,“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渭南举办。 冯天丽摄
陕西网讯( 唐双燕 冯天丽)7月31日,“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渭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和学术研讨探寻文物保护利用和旅游地开发的新方法、新思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旅游文化市场焕发生机和活力。
原文化部副部长、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顾问郑欣淼,国家文物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顾问张柏,渭南市副市长杨武民,渭南市政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李晓京,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顾问罗杨,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马小红,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付清远,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常伟等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郑欣淼指出,渭南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展迅速,刘家洼东周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突出了历史文化和自然元素,为渭南谱写文物保护新篇章提供精神动力。“古建美 中华魂”--古建筑文化匠心传承公益行动走进华山,提高了大众对华山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引导、号召社会力量加强对古建筑的关心和对中华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此次学术研讨会学者云集、群英荟萃,研讨的主题非常具有代表意义,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给渭南文化旅游的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为全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张柏强调,华山是一个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受到良好保护的典型例证,华山的美丽和丰富地貌也因为文化和历史的厚重而更加有名。如何保护、利用、传承这些遗产,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人文文明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是中央对当前文物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全社会来参与,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落和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景观加以政策性的引导和资金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要将好的技术运用在文物的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去,真正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马小红表示,渭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西岳华山,洽川湿地,唐朝皇陵等名胜古迹,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等众多名人彪炳史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今年,渭南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华彩渭南的重大决策部署》,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吸纳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渭南建筑遗产保护和开发提供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提高文旅事业发展的理论层次和文化内涵,打造渭南旅游精品,做强渭南文旅产业。让旅游活起来,讲好渭南故事,塑造特色品牌;让文化融进来,促进渭南文博资源数字转化;让文物活起来,持续加强考古研究,为遗产界的保护与发展贡献渭南智慧。
受邀专家学者从自身工作经历、专业所长,围绕“如何让国宝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怎样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开发和利用”、“文旅产业发展,如何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怎样做好地域性文旅融合,有效解决引客留客问题”四个主题,分别进行《发展让历史村镇走向未来》《基于遗产的文旅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再认识》《文物:“活”起来,还是“火”起来?》《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乡村遗产保护》主旨发言。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下,直面问题,解锁和挖掘文化遗产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不断为新时期文物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以及古建文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共同探索促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法。
当天下午,学术活动现场热度不减,专家学者分别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简况及思考》《景观遗产的保护利用刍议》《陕西省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案例》《关于文物建筑保护人员培养的问题》《文化遗产数字展示实践分享》《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文物保护相关问题》《让“方便”更方便文化遗产保护中公益捐赠之管见》《大流量景区流量控制与管理》为题进行学术分享,积极探讨新时期文化遗产地保护与文化利用的发展关系,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使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zonghexinwen/2021/0801/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