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化论坛》期刊栏[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方[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是多[01/26]
电影跨界融合潮流下,行业需要融创文化这样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6月11日举办的的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看起来有些“混搭”。集“财经+影视+跨界+融合”为一体,峰会还特别举行了两场圆桌对话,其中主题为“新消费·中国电影跨界新场景”的圆
6月11日举办的的第四届中国影视资本峰会看起来有些“混搭”。集“财经+影视+跨界+融合”为一体,峰会还特别举行了两场圆桌对话,其中主题为“新消费·中国电影跨界新场景”的圆桌对话更是聚集了一众和电影关系或远或近的“跨界人”。
这场圆桌对话的与会者有上海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融创文化集团总裁、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孙喆一,著名导演、编剧、演员陈思诚,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合伙人张宇,易凯资本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冉,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泡泡玛特执行董事、集团首席运营官、中国区总裁司德等,分别来自影视、投资、环保、新消费等多个领域。
这是融创文化首次参与中国影视资本峰会。作为成立仅两年多的电影“新势力”,融创文化相继参与联合出品了《我和我的祖国》《刺杀小说家》等主流大片,同时也在动画领域积极布局推出了《罗小黑战记》《许愿神龙》等作品。在上个月举行的战略发布会上,融创文化首次向外界展示了集团业务全景布局,推出了“融创影视”和“融创动画”两大内容厂牌,同时揭示了以“IP+内容+新消费新场景”为核心的新定位,其战略目标与本次论坛的主题十分契合。
自疫情出现后,电影行业经历了起伏极大的一段发展历程。从停摆到复苏,国际市场至今仍未回归正常,中国电影市场虽然恢复较快,但市场收入来源仍然比较单一,行业还在探索更多元稳健的商业模式。这场“新消费·中国电影跨界新场景”涉及的论题更多关乎电影行业的未来,或者说是面临的发展节点——电影市场的天花板是否还远?在票房收入之外,电影内容的价值如何找到增量市场?
电影产业的未来在于“不止于票房”
在本次影视资本峰会的各个主旨演讲和论坛中,多位与会嘉宾不约而同提到了同一个现象:中国电影市场的收入构成与国际市场存在巨大差异。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在主旨演讲中就指出,中国电影市场中票房收入几乎占90%以上,但是美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只占总体的30%,而三分之二的收入是来自于“后面的市场”,如DVD、付费电视、衍生品等,“比如说著名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整个票房20多亿美金,但是它的后面的收入已经将近两百亿美金的衍生产品收入。”
导演陈思诚提到了电影产业现在“空有影响力”,《唐人街探案3》在春节有近一亿观众买票进电影院观影,“但是现在我们除了看电影这个消费行为和电影院这一个消费场景之外,我们其他的几乎都是零。”陈思诚还提到国内所有文化电影公司加在一起,市值不到迪士尼的16%。对此陈思诚认为:“迪士尼不仅仅只是卖电影票一个逻辑,它在全球贩卖着自己的电影票,贩卖着自己的意识形态,更在全球推销自己的商品。”
融创文化集团总裁、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孙喆一也提到迪士尼模式的巨大能量及其原创IP的价值。“我们看迪士尼,就是《星球大战》这一个IP,他们一百亿美金的票房有四百亿美金的收入。这一块是真正的IP的价值。而这一块如果拉全球衍生品的价值的话,前五十名没有一个中国的IP。”
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占据绝对主流,但这不应该是电影产业的“最终形态”。这或许也是融创文化等新入局者以及上影这样的国有电影巨头均重视“IP运营”的原因所在——融创文化刚在上个月发布了“IP+内容+新消费新场景”的全新战略定位;上海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也在论坛中表示“大IP开发”是公司三大核心战略之一:“从创作题材开始,我们就要树立大IP的理念,考虑这部电影的投资跟新消费怎么结合,在延伸端我们要考虑全链的运营模式,跨界的内容运营模式。”
从2010年票房刚刚破百亿、全国银幕数刚刚破六千二百块,到2019年的642.66亿元票房收入,六万九千张银幕,电影市场票房收入这些年发展迅猛近两年又有所放缓,但这绝非意味着电影产业的天花板已至。优质IP的多元商业模式还蕴藏巨大潜力,票房收入之外的潜力——消费、旅游、科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高峰需要中国电影内容去尝试更多的跨界形式,在衍生市场的广阔天地创造更大价值。
实现电影跨界融合有N种方式,行业如何做得更好?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zonghexinwen/2021/0624/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