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与中原佛教的源头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南接青海,西连新疆,联接着东西交往的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它被誉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历史上的敦煌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陲

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南接青海,西连新疆,联接着东西交往的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它被誉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历史上的敦煌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陲重镇,又是毗邻西域各国的国际名城,是中国文明输出和西方文明输入的中转站。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学者们认为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也与敦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主要从西域缓慢渗入,经由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在敦煌进入中国,穿过河西走廊进入“关中”和华北平原。因此,敦煌成为佛教东传的源头与首要中转站。

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馆内莫高窟全景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流通道,她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 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 ,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丝绸之路曾是联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等国家的纽带;在丝绸之路的要冲,诞生了至今仍在影响人们思想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上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和思想流派,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佛教等,多是通过丝绸之路广泛传布,进而对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经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钢铁、竹器、漆器、陶器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西方,而西方的葡萄、苜蓿、胡麻等物产,以及音乐、绘画、宗教也随之传入中国。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总扼两关( 阳关、玉门关) ,东接中原,西邻新疆,控制着东来西往的商旅。从敦煌西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经鄯善(若羌) 、且末、于阗( 和田) 至莎车,穿越葱岭可以进入大月氏、安息等国;从敦煌出玉门关北行,沿着天山南麓,经车师前王庭(吐鲁番) 、焉耆、龟兹(库车) ,到达疏勒(喀什) ,然后越葱岭,进入大宛、康居、大夏等地;而从敦煌至伊吾(哈密) ,再经蒲类(巴里坤) 、铁勒部,渡今楚河、锡尔河而达西海(地中海) 。这三条道路都“发自敦煌”,“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可见敦煌在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和枢纽作用。因此,随着丝绸之路的日益繁荣,地处丝路要冲的敦煌也随之发展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与佛教东传的桥头堡。

一般认为,佛教是从中亚的康居、安息、大月氏三国,沿塔克拉玛干沙漠,通过西域的媒介,至河西走廊的敦煌,最终到达中原。在汉武帝通西域前,佛教已通过大月氏、罽宾的媒介,传入葱岭以东的西域许多国家。两汉时期,印度和葱岭东西,无不受到佛教的浸染熏陶,后佛教沿丝绸之路继续向东传播。而敦煌地接西域,雄踞两关,首先迎接佛教的东传。在后来佛教向中国继续传播的过程中,敦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也有学者将“丝绸之路”称为“佛教之路”。

敦煌是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区之一

敦煌地接西域,在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传说中的摄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至洛阳,现存的几部《高僧传》所记载的著名的中外僧人,无论访学天竺或传教东土以及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各族商人、各国使节无不途经敦煌。许多天竺、月氏僧人越过葱岭来到中国传教,首先要解决语言问题,学习汉文汉语,高昌与敦煌是两个主要城市,而后者更具有吸引力。据史料记载,从三、四世纪起,敦煌是域外僧人进入中原之前,准备语言、熟悉风俗人情的地方。同样,西行的汉族僧人也要在敦煌准备粮秣、熟悉西域语言。

现有的资料证明,大约在东汉晚期,佛教已开始在敦煌广泛流行。在汉晋简牍中曾经发现过僧徒们所持的“过所”(古代过关用的凭证)文书,证明敦煌地区当时已有“纤钱佛屠”这样的庙宇;唐人写的《莫高窟记》,也载有晋司空索靖题壁“仙岩寺”的记载。《高僧传·竺法护传》云:“是时晋武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当时敦煌佛教“寺庙图像”之盛,竟可与京邑比“崇”,其繁荣景况不难想见。

东汉中晚期以后,大批印度、西域高僧,如安世高、竺朔佛、支娄迦谶等,跋山涉水,传教内地;中土名僧也纷纷往天竺求法取经。西域高僧南下传法与中原僧人西去取经皆经由敦煌,敦煌成为我国古代佛教传播的枢纽。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zonghexinwen/2021/0524/952.html



上一篇:中国人没文化自信?那是你没见过“中国街拍”
下一篇:大学宿舍的春联“绝了”,没文化的人看不懂,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