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河南文化新篇章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扛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 河南商报网 5月13日晚,“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举办作品发布会 一个北京导演,眼中的“只有河南”,在河南人看起来,够河南吗? 5月13日,中国最大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

来源: 河南商报网

5月13日晚,“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举办作品发布会

一个北京导演,眼中的“只有河南”,在河南人看起来,够河南吗?

5月13日,中国最大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举行盛大发布会,来自全国各地700多位媒体嘉宾、文旅代表、戏剧达人抢先体验。

据了解,“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个中国最大的戏剧聚落群正式面向公众开园要等到6月6日。

总构想、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表示:“我今天能够特自豪地说,我当初说过的话、设定的理想,在今天我认为实现了。我现在更认为,‘只有河南'不仅是河南人的河南,它也必定是中国人的河南,是中国人的中国。”

河南商报记者李斯琦/文建业文旅供图

元素突出,戏剧幻城助推河南文化再出圈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有着21个剧场的戏剧幻城,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戏剧聚落群,园区能充分显示河南元素的魅力所在。

一进入园中,100亩的麦田扑面而来。田间地头,是许多河南人熟悉的场景,让人倍感家乡的亲切。深入园中,高15米的夯土墙映入眼帘,四周墙面上刻满了河南1700多个乡镇的名字,位于中央的夯土墙面上刻着优美的文字,诠释着河南这片沃土的深沉。

夜晚的艺术展现形式则与白天不同。华灯初上之时,激光、雾森让整个静止的麦田动了起来;全息投影,让300多米的夯土墙成为灵动“画卷”。

黄色,是园区的主色调,它不仅象征着麦田和粮食,也展现出了河南人民的朴素和勤劳。而小麦,则是贯穿整个园区的河南元素。比如说整个园区正中,地坑院二层也种着小麦,道路如田埂纵横。

园区内,随处可见具有河南建筑风格的布景,红庙学校、李家村茶铺、天子驾六遗址等,让观众可以切身体验河南文化的历久弥新。对河南观众来说是一种寻根,对外地观众来说是一种文化展示。

《新周刊》创始人、乌镇戏剧节发起人孙冕作为首批观众感叹道:“‘只有河南',可以说是侠客遇知己,与河南建业的胡葆森这样有大格局的企业家碰撞,对得上号了,才能做出如此大戏,目前来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如有后来者,是不是又是王潮歌呢?我们拭目以待。”

王潮歌认为:“我认为这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我很自豪,替河南人感到自豪。因为这样的作品只能够出现在这样肥沃的土地上,只能够出现在这样的人民期盼的目光之下。”

沉浸式剧场体验,零距离体验剧情发展

高雅的艺术,欣赏起来往往需要一定的门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艺术表达,老百姓能听懂吗?

对此,王潮歌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要低估了老百姓的艺术欣赏水平。我希望,您的孩子配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好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河南人配,中国人配。我们不能够告诉我们的娱乐产业、告诉我们的文化产业、告诉我们的文旅产业,中国人只能在简单的欢愉层面、娱乐层面上至死。”在园区中的红庙学校,王潮歌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剧场形式的丰富和演员出众的演技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核心亮点。

移步天子驾六遗址,周文王精湛的演技,让观众无不拍手称赞。演员的表演,将环境生活融到一起,让布景不再是固定的东西,让戏剧动了起来,生动地展示了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

“下沉岁月”剧场,以一个下沉的长廊作为主体的空间设计,四周墙面呈镜面,配合戏剧表演,表达出了空间折叠的艺术感。在此剧场中,观众可以观赏到古代闺房中的女子,体会金色无际麦田里的初恋男女。

沿途,“走了走了,到了到了”的声音环绕耳旁,身着汉服的古装女子在园区中为观众引路,无缝衔接剧场和剧场中间的距离,独特且富有创意的指引方式使许多观众不禁驻足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以1942年河南饥荒为背景的火车站剧场,演员跑动在观众四周,达到戏剧互动的效果。戏剧表演过程中,观众会随着演员前往情景道具“小帐篷”中,和演员零距离接触,沉浸式体验剧情的发展。在“工字形”戏台上,河南商报记者切身体会到了守粮、抢粮的紧张刺激感。在戏剧的最后时刻,主演兄弟二人“递枣”的瞬间,在下坠中的巨大铁丝网的映衬下,达到高潮,全场观众受到情景感染,纷纷致以热烈的掌声。

在压轴的麦田剧场中,幕布升起之时,舞台上的麦子会随着音律节拍进行舞蹈,不断地变换颜色。如同魔方一样的麦子,以及麦子之下哺育的黄土地,象征着一代又一代的河南人,与黄河、黄土、麦子融为一体,繁衍生息。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zonghexinwen/2021/0517/896.html



上一篇:揭“倒牛奶”背后的畸变饭圈文化 如何构建健康
下一篇:白银第七届法泉寺民俗文化旅游节今日开幕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