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化论坛》期刊栏[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方[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是多[01/26]
包容与内敛:四面夷狄之下的特殊中华文化与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青楼大茶壶 汉服之美(成人礼:男20加以冠,女15加以笄) 中华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是汉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历代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又称为华夏文化。汉族之所
文|青楼大茶壶
汉服之美(成人礼:男20加以冠,女15加以笄)
中华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是汉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历代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又称为华夏文化。汉族之所以称为华夏民族,名字中的“华”便是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故称古中国为华夏。值得深思的是,汉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丢失自己传统服饰的民族!好,重回文题,汉文化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冲突对立的过程中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复杂多样的中华文化。而汉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在这一文化交融过程中其受到的影响必然深刻影响着整个中华文明的特点和民族心理。而这一影响,我认为是同时造成了汉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征:既开放包容,又收缩内敛。
国泰民安,敬天祈福
开放包容
体现在中华政权大都对民族融合和民族交流持积极态度,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也鼓励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如汉代张骞、苏武出使西域,引入大量土特产;北魏孝文帝改革全盘引入汉文化取代鲜卑文化;即使是"人分四等"的元代,也对整体更先进的汉文化持学习的态度,回族也在这一时期经通婚产生。相反,严格限制民族交流的政权,如颁布《杀胡令》的冉魏政权,则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导致四面楚歌,在民族混战中迅速土崩瓦解。中华文明也在熔铸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扩张。
收缩内敛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文化的扩张是有限的扩张,其主要目的是接管周边少数民族的势力和土地,以扩大农耕经济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势力范围,维持大中华文化圈对周边的绝对优势。例如汉帝国的扩张仅限于对匈奴和西域势力的征伐,而无论史书和时论,均没有考虑征讨更广阔的地区以开拓疆土(毫无疑问这时期中国对欧亚地理的了解胜过积极扩张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另一方面,即使"夷狄"的一些文化技术被汉民族广泛吸收,汉民族仍对周边少数民族作为民族持排斥态度,存在着较强的"夷夏之辩"心态。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元、清,则尽力向中华文化圈靠拢,将自己纳入"夏"的范围,而对周边的"夷"势力进一步打压。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并存的矛盾心理呢?我认为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
从地理环境和民族政策来说
中国各大文化圈:粗略图
汉族文化圈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真正成为一个文化中心也仅仅是唐宋以来的事情。因此汉文化圈实际上有绝对影响力的范围不大,大部分邻近区域都由少数民族势力(如匈奴、羌、山越等)控制。然而,临近大河、平原众多、天灾相对较少的地理环境又是汉民族农耕经济发展迅速,农耕经济相比游牧、渔猎经济来说也有更强的稳定性,使汉族人口迅速增加,汉文化不得不积极向外扩张。
历代汉族统治者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政策:一是武力征服,直接夺取少数民族的资源和土地,如汉武帝打击匈奴采取了这一战略,二是通过民族交流(如和亲、出使西域)等措施,将少数民族实力纳入中华文化圈,弱化其民族特征,最终在多次分裂和统一后由新的大一统王朝彻底吞并;如唐宋对吐蕃的外交政策为元代正式将西藏纳入版图打下了基础。
两者表面看上去确实有利于开放,便利各民族交流通婚,实际上前者为中华文化的扩张奠定了基调:扩张是渐次性的,平定周围的民族才能进行下一轮扩张,例如汉代平定匈奴后,唐代才有可能有效管理北方乃至控制东北地区;而且也加剧了民族矛盾,汉族统治者为了赢得主体民族汉族支持,炮制"夷夏之辩"学说,以便维系通知。后者则毫无疑问为中华文化的扩张增加了难度,在民族整合这一过程也并不稳定,极易造成民族仇视,上述冉魏《杀胡令》便是恶果之一。由于这些存在两面性的民族政策,导致中华文化也由对立矛盾的两面性。
从整体实力情况来说
纯种汉人复原图
汉族政权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呈现出军事上劣势(就整体军事素养和胜负状况而言,汉族政权军事上的胜利也往往来自行政制度和科技力量的优势),而制度、技术等方面则具有绝对优势。在这一情况下,汉族士大夫阶层往往不愿强调对少数民族的纯军事胜利(尤其是在国力较弱,败绩较多的阶段),如建立冉魏的汉人冉闵与胡人作战功勋卓著,但在后世其名声几近消失;而更愿强调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科技优势,乃至贵族为维系自身统治强调的血统优势,自然会将中华文化置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上,造成了文化内敛;但在这一情况下,少数民族取得军事胜利后,正如恩格斯所言"征服者往往被被征服者所征服",被迫学习汉文化的先进技术,因此也会倾向于进入中华文化,使其呈现出开放融合状态,这是历史所趋,无可厚非!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zonghexinwen/2021/04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