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化论坛》期刊栏[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方[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是多[01/26]
鄂伦春族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鄂伦春族对本民族的历史没有文字的记载,但是从其保存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历史上对中国古代东北各民族的记载作为对比,是可以追溯到鄂伦春族历史及演变的。鄂伦春族有其独特的发
鄂伦春族对本民族的历史没有文字的记载,但是从其保存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历史上对中国古代东北各民族的记载作为对比,是可以追溯到鄂伦春族历史及演变的。鄂伦春族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本文厘清鄂伦春族婚姻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陈述鄂伦春族婚姻在发展历程上所呈现出的文化概貌。
在民族学中对婚姻的定义为:婚姻指男女两性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就是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所认可的夫妻关系。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婚姻形态包含在婚姻文化里,包括人类婚姻所包括的血缘群婚、氏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婚四种类型。本文之所以分开讨论鄂伦春族的婚姻形态与婚姻文化,是因为鄂伦春族社会有着其独特的发展历史,探讨婚姻家庭不能忽视历史基础,所以本文先厘清鄂伦春族婚姻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在这基础上,陈述鄂伦春族婚姻在发展历程上所呈现出的文化概貌。
鄂伦春族传统婚姻形态
原始群实行杂交。原始群时期的男女成员之间,尚未产生婚姻规则,实行杂乱的性交关系,没有家庭形式和真正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鄂伦春族有一则神话:传说远古时世上只有一种两条腿的、像人一样但是没有膝盖骨,全身毛茸茸、奔走如飞的动物。他们依靠吃野兽的肉来维持生存。后来他们发现了盐,吃了盐之后慢慢生长出了膝盖骨。有了膝盖骨就跑得慢了,并且脱落了全身的绒毛,变成了今天的人类。而这些动物里只有一个是雌性,所有雄性都很尊重她,称她为妈妈。雄性们白天集体到森林中去捕杀猎物,只有妈妈留在山洞里看管食物。有一天,忽然出现一只雄性猴子,他们在相处中自然出现了感情,同居后生下了两个娃娃,一男一女。现在的鄂伦春族人,就是由这两个娃娃繁衍而来的。传说那个雄性猴子是个善良神仙的化身,是特意到森林中创造鄂伦春族人的。这个故事可体现出最早的鄂伦春人是由家庭内互为兄弟姐妹的男女成为夫妻所生下的人。原始群实行杂交,同辈份兄弟姊妹成为夫妻,这种原始状态已不可能从社会里找到直接证据,但是古籍记载、民间神话皆可以找到证明,鄂伦春族的民间神话可窥一斑。
图1 鄂伦春自治旗库图尔其广场 “仙人柱”式浮雕墙、图腾柱等
图2 鄂伦春族狩猎生活
血缘婚。排除亲子之间的性交关系,只允许同一辈分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成为配偶,这就意味着同一辈分的男性和女性之间既是兄弟姊妹,又互为夫妻。这种同一辈分成为夫妻的形式,是从杂乱的性交关系中脱离出来的,是婚姻发展的一大进步。这种集团内实行群婚称之为血缘婚,产生的家庭形式为血缘家庭。鄂伦春族在发展史上曾出现过血缘群婚,体现在鄂伦春族人现行的亲属称谓中。鄂伦春族对祖父、伯祖父、叔祖父都称“雅亚”,祖母、伯祖母、祖姑母都称“太帖”。这种称谓表明了在曾经的鄂伦春族社会里,存在过兄弟姊妹互为配偶的血缘群婚制。这种形式虽然早已绝迹,但这是鄂伦春族婚姻发展史上曾存在的事实,血缘婚产生的血缘家庭,也是第一种出现的家庭形式。
氏族外群婚。血缘群婚制度之后,禁止兄弟姊妹之间成为配偶,即氏族外婚。集团内群婚制度发展到集团外群婚制度有着一个重要原因:自然选择的原则。自然选择中的积极作用,意指没有血亲关系群体的成员间产生联姻,创造出在身体素质上和智力上更强健的后代。鄂伦春族的婚姻过渡到集团外婚之后,一直保持氏族外婚制,氏族内部是禁止通婚的。同姓之间绝对不能通婚,这种族外婚制是非常严格的纪律,打破这种惯例的人要遭到众人反对和舆论的斥责。在鄂伦春族人的氏族外婚制中,还出现过交错从表婚。鄂伦春族是以间接表婚为主,亲姑舅表婚为次之。也有几乎没有亲姑舅表婚的鄂伦春族氏族,如鄂伦春自治旗的甘奎努图克。现今这些存在都已经消失。
对偶婚。人类两性的结合,成对的偶居趋向了稳定,就意味着群婚已开始向对偶婚过渡。对偶婚制度的特点在于男性和女性的结合还不牢固,容易被任何一方解体,一旦离婚,双方都有重新寻求配偶的权力,是十分自由的,所生的子女是归母亲家族,对偶家庭依存于母系氏族公社,居住制度是妻方居住制,即男方嫁入女方家族。解放前,鄂伦春族社会还遗存着对偶婚的遗迹。在鄂伦春族人之间流行的婚前到女方家同居的习俗,就是妻方居住制度的遗存。据调查资料,以前的鄂伦春族男人离开父母嫁到女方家,后来因为男人心太野,不能安心在女方家生活,经常跑回家,有的返回后再也不去女方家,而好多女人因为感情好,不愿意在母亲家单独生活,也随着男人跑到男子家。这种情况逐渐发展到后来男女结婚都是女子离开自己的父母,嫁入男子家。这些遗俗都表明鄂伦春族社会曾经出现过对偶婚。在婚姻发展史上,对偶婚还是起着群婚制度向个体婚制度转变的桥梁。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625/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