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化论坛》期刊栏[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方[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是多[01/26]
论语君子文化之怀德怀刑内涵分析及现实启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文化自信是我们民族发展进步更加基础、更加持久、更加深厚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提升中国价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104《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2]104”《论语》共分为二十篇,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等[3],每篇又包含若干章,“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短小简约、言近旨远、词约义丰”[2]91-92。《论语》展现了孔子对现实的殷切关注,成为了先秦礼乐德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众多文化基因中,“君子”文化凭借着深厚且富有活力的特质,为中华儿女所重视,代代传承、经久不衰。
一、何为“君子”
“君子”一词,在《诗经》《尚书》《周易》等先秦典籍中,多有提及。例如,《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何为“君子”?
《说文·口部》:“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5]32《说文·又部》:“尹,治也。握事者也。”[5]64《国语·鲁语上第四》:“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6]《现代汉语词典》中,“君子”一词解释为:“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7]
通读《论语》发现,孔子对“君子”之义的解读注重道德层面,即“有德者”,就如何成为一名“君子”进行了探讨。当然,“君子”一词仍重视“有位者”,获此“位”者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行为规范。如: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68(《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71(《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87(《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41(《论语·里仁》)
这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解体,上层贵族地位下降,下层庶民地位上升,从而兴起士这一阶层有关。士掌握文化知识,重视个人修养、道德品性,为统治者所重视,形成“礼贤下士”之风[2]2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80(《论语·述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3]10(《论语·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65(《论语·雍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3]227(《论语·子张》)
可见,孔子赞扬安贫乐道,乐在其中。当然,《论语》中“君子”人格也被赋予了一些政治期待,肩负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中华民族不畏艰险、愈挫愈勇,从而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德”、“仁”等一些政治伦理观念[2]27。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君子”人格被奉为救世良策。“君子”坚持以“仁”为核心,成为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理想化形象。
“君子”一词出现频率非常高,且常与 “小人” 一词一同出现,以作对比。如: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3]18(《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41(《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42(《论语·里仁》)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617/1094.html
上一篇:惠能心量广大的文化心理学解读
下一篇:论牟宗三的理气观兼释文化与科学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