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在书法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剪纸的产生发展与类别 我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在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一带就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剪纸,他是从北朝墓葬中挖掘出来的。其中有五福作品属于真正

1 剪纸的产生发展与类别

我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在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一带就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剪纸,他是从北朝墓葬中挖掘出来的。其中有五福作品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剪纸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剪纸艺术看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看到我国原本文化的特点。早在2011 我国的剪纸艺术就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商代,就有人用皮革、丝织品上进行镂空刻花,把他们制作成有装饰性能的物品。然后又随之造纸术的改进,人们就把这种镂空刻花运用到纸上,于是就产生了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最活跃、最具代表性、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形式。

到了唐代我国的剪纸艺术已经处于大发展的时期。有一些水平极高的唐代剪纸作品现在就在大英博物馆内。著名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一诗中就有提到剪纸,“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可见剪纸招魂的风俗在当时民间已经流传。

由于到了宋代造纸的成熟和盛行,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宋代民间剪纸艺术的运用范围也逐渐的在扩大。剪纸成为了礼品,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或者用于茶盏的装饰等。在江西省的吉州窑更是将剪纸作品作为陶瓷上的花样。

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成熟。达到了鼎盛时期。剪纸艺术的应用范围也就比较的广泛。像扇子,刺绣,彩灯上的花纹等都运用到了剪纸。尤其是在美化居室上显得尤为重要。

剪纸的题材及类型:剪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剪,另一种是刻。剪和刻都有阴阳之分,阴剪(刻)的方法就是把剪(刻)去外形;而阳剪(刻)则与之是相反的,就是把外形留住,外形以外的剪(刻)去。另外,刻纸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刻,另一种是透刻。剪纸的工具有剪刀、稿纸、糨糊等。刻纸工具有刻刀、蜡盘、刻板、糨糊等。制作过程分为三类,起稿、剪刻、站贴。

剪纸的分类有多种,有的以色彩分类,彩色剪纸与单色剪纸;有的又以剪纸的使用范围分类,有窗花、团花、装饰花样、挂笺等。因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把剪纸的全貌展现出来。

2 剪纸艺术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原来窗子上的窗花、屋子里面用来装饰的剪纸已经被一些海报所取代;人们对剪纸的热情与需求在慢慢的退化;老一辈的剪纸艺人的相继离世,剪纸艺术后继缺乏人才。民间剪纸的状况令人担忧。

随着当今剪纸艺术的衰落中,剪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乔晓光主任就提出了民间剪纸艺术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原生态传承、教育传承和当代生活形态好艺术形态的传承”。不仅将剪纸艺术展示给大众,一方面又提倡回归传统。乔晓光主任曾经将中国剪纸艺术运用到了舞台美术设计,重新诠释了经典《玩偶之家》。也为文学作品《白鲸》创作剪纸。中华几千的文明源远流长,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就不会停歇。剪纸文化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大放光彩。

3 剪纸艺术在书法中的运用

书法和剪纸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可以说是各有秋色。当两种艺术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迸发了不一样的火花。剪纸善于把多种事物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一些美好的寓意。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的。人们把各种形象组合起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追求吉祥的寓意是最主要的。或是祈求人丁兴旺、万事如意、丰衣足食等。就像剪纸《鹿鹤同春》。在中国民间鹿被称为“候兽”,鹤又被称之为“候鸟”而鹿又与禄同音,鹤也是代表长寿,所以鹿与鹤在一起就有了福禄长寿的意思。

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大多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字。文字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文化传承,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比如法国有法文;德国有德文;英国有英文;中国有汉字等。我们中国的汉字,是由几千年前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从而演变成今天的文字。然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就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

书法是文字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规则。换而言之呢,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类的剪纸是人们对书法艺术与剪纸艺术的创新及发展,剪纸艺术家在剪纸的创作中,将传统书法艺术融入到了剪纸创作中,他们将书法与剪纸融合的天衣无缝,相得益彰。裁剪出来的大量书法类的剪纸作评,为书法艺术和剪纸艺术增添了新的元素与活力,拓展了艺术空间。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402/568.html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路径探
下一篇:中华茶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