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燕赵文化走出去传播路径探析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结构完整,扎根于华夏大地拥有一套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其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以慷慨悲歌、豪气任侠的爱国精神影响着世世代代燕赵子孙

一、引言

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结构完整,扎根于华夏大地拥有一套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其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以慷慨悲歌、豪气任侠的爱国精神影响着世世代代燕赵子孙。随着近年“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提出,中国再一次吹响了新世纪融入世界的号角,鼓励国内文化“走出去”以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构建海外中国文化体系。

燕赵文化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彼时中华大地群雄割据,战火不断,但燕赵文化秉承了当年革新、求是、包容、和乐的精神,内涵丰富。燕赵文化可分燕文化和赵文化,燕文化记载了燕昭王报复伐齐和燕太子丹谋刺秦王,书写燕赵子孙慷慨悲歌精神;赵文化则受外界文化影响,胡服骑射特征显著,书写燕赵子孙尚武精神。河北境内釜山、涿鹿之野、天长古城等作为燕赵文化重要遗址,见证燕赵大地的历史过往,对燕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燕赵文化“走出去”:优势与挑战

(一)优势分析:燕赵文化“走出去”的内在保障

1.燕赵文化的区位优势

燕赵大地总体包括京、津、冀、鲁、豫等省,紧邻北京、天津,燕赵文化代代相传。河北地貌兼有湖泊、平原、高原、山地和海滨等,加上悠久的历史沉淀,优越的地理优势,孕育出了形式多样、绚丽多彩的风俗文化。就旅游资源来说,京津冀地区间旅游资源实现了全程互通,旅游一卡通和自驾游护照等方式的开通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河北省成为该地区众多游客旅游目的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在张家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坝上草原引吭高歌,承德当年皇家避暑胜地游览小憩,秦皇岛北戴河海上遨游,白洋淀划船看芦苇抓河蟹,西柏坡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国家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吸引了大批杰出才俊投身建设,2019年河北自贸区曹妃甸片区批准建立,河北发展再次迎来新机遇。由此来看,燕赵文化自身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其“走出去”的先天桥梁。

2.燕赵文化的历史优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赵地区气候差别不大,燕赵人民自古民风彪悍、豪迈勇武,逐渐形成“慷慨悲歌”的地域文化形象。邯郸市地域广袤、历史深厚,吸引了众多文人游客。据不完全统计,在邯郸历史和相关典籍中提炼出来的成语典故达1500多条,为此,2005年经中国文联批准,邯郸市成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造桥史上的奇迹,在这座桥创造出来的河北民歌《小放牛》记录着一段生动的传说;保定境内狼牙山五壮士浴血抗战,舍身跳崖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燕赵大地每一处人文景观背后都记载着一段丰富的历史,亦是其“走出去”的内生动力。

3.燕赵文化的媒体优势

燕赵大地景色优美,历史典故丰厚,是不少电影电视拍摄场所,凭借媒体使世界各地更加了解燕赵文化。由河北省政府倾心打造的旅游宣传节目《畅游河北》以玩转河北为整体路线,在央视等平台轮次播出。此节目的播出促进了燕赵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河北旅游经济的增长。由华人频道等媒体共同发起的独立节目《中国推介》,让世界从多角度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其中一期节目《河北是个好地方》,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燕赵大地的瑰宝和传统文化:三国文化发源地、世界太极拳圣地、定州缂丝、磁州窑等,这些都是河北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此外,许多经典剧集取景于此,四大名著《西游记》电视剧中猴王出生地选景在秦皇岛山海关入海口;《红楼梦》中的荣国府选景于石家庄正定,此后开创了“正定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正定旅游业的发展;保定白洋淀选景拍摄的抗日战争剧《小兵张嘎》让游客重温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2018年,河北电视台和新华网河北频道等媒体联合打造的大型雄安题材纪录片《白洋淀记忆》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获省级奖项。河北新闻网文化频道专门开设“文化燕赵”专栏定期推介省内特色文化资源。由此看来,燕赵文化“走出去”渠道多元,广阔的新闻媒体平台是其有力保障。

(二)挑战分析:燕赵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困境

经过燕赵子孙的传承与创新,燕赵文化“软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总体而言,要想真正配合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燕赵文化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315/480.html



上一篇:关于大众对汉服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与分析以西
下一篇:传承中华文化是第一使命谈水文化传播的时代意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