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文化论坛》期刊栏[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方[01/26]
- ·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是多[01/26]
牛背梁秦岭名片祖脉核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贾平凹: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调研,首站选择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
贾平凹: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调研,首站选择到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在牛背梁的月亮垭,他眺望秦岭牛背梁主峰,深情地说:“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祖脉秦岭 中央水塔
在中国的辽阔版图上,有一条山脉非比寻常,它北连黄土高原,南接四川盆地,气势巍峨横亘在中华大地中央。它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也带来了显著的南北差异,小到饮食习惯,大到气候差别,都与它息息相关,它就是秦岭。
秦岭一词,本义是指古都长安的南山,不少文献指出:秦岭,一曰终南山。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描述西汉帝都长安城的地理位置:“睎秦岭,睋北阜,挟沣灞,据龙首”。这是古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秦岭”一词,班固所言秦岭即是西都长安的南山。
随着时代的变迁,“秦岭”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广义的大秦岭东西绵延约1600公里,山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素有中国中央国家公园之称,是中国腹心山脉,也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大秦岭山域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森林覆盖率约60%,森林面积35亿亩以上,占全国森林总面积10%以上。大秦岭是中国腹心的“绿色水库”,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源泉,秦岭水供养着全国1/10以上的人口。大秦岭肩挑着两大天府之国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庇佑着两座千年古都长安与洛阳。
大秦岭作为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是中国的森林宝岛,被称作物种基因库,动植物种类超过600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珍稀植物超过120种,也是“天然中药库”,其中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被并称为“秦岭四宝”,这里也孕育出了令秦人称颂和学习的“谦逊博爱、机智拼搏、团结坚毅、和美高远”的秦岭四宝精神。
大秦岭还是两大母亲河黄河、长江诸多重要支流的发源地,其中黄河最大支流渭河、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以及重要支流嘉陵江、岷江都发源于大秦岭。中国七大流域之一的淮河,源头也在秦岭。秦岭之水滋润了陕甘川豫鄂青渝六省一市,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而惠及京津冀和郑州几十座城市的人民。大秦岭与黄河、长江、淮河构建的“一山三河”地带,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主干所在,中华文明发源于此,得益于此,永续于此。因此,大秦岭堪称中华祖脉、中央水塔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游客在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谷游览
秦岭名片 生物宝库
相比于广义的大秦岭,现在狭义的秦岭专指陕西省境内的一段,也有认为就是终南山。终南山又名太一山、太乙山、中南山,简称南山,属于秦岭主脊的一部分,浓缩了大秦岭生态与人文精华。
在秦岭地区的众多自然保护区中,有一个小有名气的保护区,它就是以秦岭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背梁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和终南山主脉,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安康市宁陕县、西安市长安区交会区域,总面积公顷。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米,是陕西秦岭东段最高峰,羚牛的主要栖息地,因形状似牛背而得名。
作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背梁保护区保留着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羚牛、红豆杉、太白红杉等众多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是物种遗传的基因库,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40个最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它更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终南山地理标志所在,被誉为秦岭的核心、中国中央山脉的中心、大秦岭的名片、终南山的封面。
羚牛是栖息于高山和亚高山地区的大型偶蹄类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甘川等地。羚牛的4个亚种中,秦岭亚种、四川亚种为中国所特有。上世纪60年代,羚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羚牛在分类上属于牛科羊亚科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羚牛秦岭亚种即秦岭羚牛,是4个羚牛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具有非常明显的性二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个体大小及毛色上。雄性个体体重可达350公斤,而雌性仅重约250公斤。羚牛喜食嫩竹条和嫩竹叶,和大熊猫同域分布。身体被毛短而松的秦岭羚牛,雌性多为白色或灰白色,雄性为黄白色或金黄色,其外表美丽,观赏性强,牛角坚韧且曲线优美,有金毛扭角羚和白羊的美称。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307/448.html
上一篇:先父闻一多二三事
下一篇:梅花象喻与南宋审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