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境结合式情境教学法在来华留学生中国优秀传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正在绽放出强大的东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来华求学。这些海外学子来学习中国先进的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正在绽放出强大的东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来华求学。这些海外学子来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汉语语言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各个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非常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情境教学法在我国开展研究与实践已有多年,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该教学方法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对外汉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有效教师抓不到重点,流于形式,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在对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情境文化教学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情境化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意在引导教学的主体—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理解教材内容,进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情境教学是教学主导者在对所使用的材料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用于教学环节中来影响教学主体的。个性鲜明的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陈述、趣味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读、简笔绘画、音乐赏析、实地考察等等,都可以被寓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融入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三境结合式” 情境教学法

(一)情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情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教材本身已经立体化,例如,很多教材提供与文本配套的图片、MP3、光盘,有的教材甚至提供了详细的PPT课件。 教师在备课中要紧密对标教学大纲要求深入研究教学资料,在充分领悟、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教学要点,准确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统筹兼顾,有的放矢。

除了利用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资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及网络资源来根据实际需要丰富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从文本的单调变为生动有趣,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比如,当我们讲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到生动逼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但是,作为一门优秀传统文化课,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来历,用视频演示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也可以随堂组织与爱国诗人屈原相关的诗歌朗诵。通过这些活动创造情境,增强授课效果,达到教学目标:让留学生理解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如此敬仰屈原是因为他的忧民之心,他的爱国之志,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里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二)情境化教室和教学用具

当我们谈到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不能对它进行教条的理解和应用。情景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同时也应该是多维度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学主导者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情境教学法。

来华留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虽然对中华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有很大的动力去探索和研究。但是,就像兴趣不同于掌握,他们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往往是不够全面的,很肤浅的,容易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根据国内各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经验来看,从教学主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本身特点来看,我们有必要创设情境教室和使用情境教具。

国内很多高校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教室和教学用具情境化来增加情境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国内一些高校创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室、中国舞蹈音乐课教室、中国陶艺课教室、中国传统食品烹饪实验室等等。这些特色教室融入了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充分体现了各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课堂上教学主导者通过运用真实物件、模型、图片、投影仪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给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

学习环境和教学用具情境化使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直接和间接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常常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305/433.html



上一篇:浅谈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下一篇:高校留学生对华文化适应性探析以浙江越秀外国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