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悟背展以四下囊萤夜读为例谈小学文言文教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言文记载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近年来,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原人教版教材中只选编了四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

文言文记载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近年来,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原人教版教材中只选编了四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且只是从五年级下册才出现,而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数量大幅增加,且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出现了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司马光》,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4篇。从编排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册课本中都循序渐进地安排了相应的篇目,可见编者对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内容丰富,且大都是叙事性的文章,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再者这些小短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其语言习惯距今较远,在理解上仍然有较大的困难,而纵观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有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让学生解释词语,翻译串联全文,记得满书都是,课堂上是只见语言积累,而看不到语言运用,这就背离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和课标的精神。如何落实语文的学科素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读、说、悟、背、展”的五步教学法,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读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小学文言文的教学中也是“重中之重”。教学中,“读”必须贯穿始终,在“读”上下功夫,体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一读,做到读通顺、正确,读出节奏、停顿和韵味;二读,引导学生读进文本,理解课文;三读,深读精思,感悟其中的道理,当然,背诵也应该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展开。而其中,读出节奏和停顿尤为重要。《囊萤夜读》一文共有两句话,第二句是个长句子。教学中,老师范读,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用“/”画出节奏: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告诉学生,停顿不等于把句子读断,可以将尾音拖长,显得更有韵味。读出文言文的音韵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

说,即理解文本。学生理解文言文最直接的方法是借助注释、文中插图,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等手段,揣摩句子的意思,然后自由交流解释,互相说说文本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清楚、说连贯。教师有重点地引导讨论交流,如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课文的重点。如《囊萤夜读》一文,教师就可把指导点放在第二句话上:通过注释、插图,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三、悟

悟,即感悟。小古文对于学生来讲,理解有些难度,文本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清醒灌输,但是必要的品味和感悟是不可少的。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感悟文章的中心、主旨,或结合文本内容,拓展延伸相关资料,通过发挥想象,反复诵读,从而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意境等。例如,《囊萤夜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启发思维:车胤为什么要“囊萤”和“练囊”?你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车胤的什么品质?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经历谈谈感受和体会。这是对文章内涵的提升。

四、背

背,即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文言文声韵优美、语言精练、含义精赅,对于语言积累和国学文化熏陶都大有裨益。当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意思,理解了它的寓意,或者有所启发、有所感受后,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达到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目的。

五、展

展,即拓展。文言文的教学拓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结合所学课文,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推荐阅读同类型的更多文言文,如学完本课后,可推荐阅读《凿壁借光》《孙康映雪》等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悟本课的主题,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2)阅读教学离不开表达,在读好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尝试表达。在学完课文后,再进行口语表达,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或书面语表达,创编故事,将小古文改编成现代文的故事,比一比谁讲或编得最生动、最具体,起到深化主题、意犹未尽的效果,同时内化语言,积累后再运用,正所谓“厚积而薄发”,这样的语言实践是不可缺少的。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网址: http://www.zhwhlt.cn/qikandaodu/2021/0226/400.html



上一篇:探寻汉字密码传承中华文化记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下一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态度和评价的实证研究以

中华文化论坛投稿 | 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 中华文化论坛版面费 | 中华文化论坛论文发表 | 中华文化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